2024-04-02
近年來,我國逐漸由過去的粗放型快速增長階段,切換到高質量發展階段,進入全面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綠色創新發展的轉型機遇期。
3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長沙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時明確指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在更高起點上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
近日,《證券時報》圍繞相關主題,以山西數據流量谷作為中部崛起戰略的山西樣板進行了報道,以下為內容精彩節選:
當露天煤礦“牽手”山西數據流量谷露天煤礦采選過程中,通過對電動裝載機的應用,駕駛員可實現遠程遙控,使機器作業、裝載、運輸自動化。對比燃油裝載機,電動裝載機每小時可為用戶節約100元燃油成本,每年還可減少碳排放100噸以上。
如今在山西,這種協助煤企降本增效提質的電動裝載機已不罕見,其中,山西數據流量谷的入谷企業博雷頓,便是新能源工程機械的“新勢力”代表。
“截至2023年底,山西省累計建成智能化煤礦118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491處。而到2024年,山西省將新建智能化煤礦150座,煤炭先進產能占比可達到83%。流量谷引入多批企業,就是為解決傳統產業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大規模復雜決策、規劃、調度、分配等問題。”天娛數科副總經理、山西數據流量谷董事長賀晗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舉例稱,流量谷企業杉數科技通過商用線性COPT求解器模型,可以取代傳統大型煤炭集團的生產調度會,快速完成鋼鐵廠的鐵水、軋線等生產排程,實時優化決策,助力傳統煤礦智能化轉型。
作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省,煤炭大省山西近年來積極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塑造能源轉型山西樣板。
在此背景下,2020年,天娛數科聯合世界500強企業華陽集團、北京北投集團、晉民投在山西落地全國首家以數據要素為驅動的產業園區——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并于2023年末實現“由園升谷”,升級成為山西數據流量谷,力求聚焦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通過市場化產業化手段,創新打造數據要素價格洼地,建設數字產業發展高地。
對于選擇在山西打造流量谷的原因,賀晗坦言,山西得天獨厚的能源優勢可以為算力設施提供穩定的、低成本的電力保障,加速數據、算法資源的匯聚,“數據-算法-算力”協同發展反過來又成為能源產業降本增效、提質提速,實現深度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從而實現電力與算力的雙向賦能,推動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互促互進、交織并進。
據他介紹,目前流量谷已有760余家數字經濟企業入駐,其中有上市公司14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27家,培育“四上”企業49家,數據要素流通交易規模突破44億元,拉動入園企業累計營收超363億元,約占同期山西省數字經濟增量規模的7.1%,平均每1塊錢的數據要素投入帶來了8.25元的經濟產出。
“2024年流量谷將探索電力期貨、碳資產交易、電池銀行等新業態、新模式。預計到2025年,流量谷將集聚2000家數字經濟企業,為山西貢獻超1000億元數字經濟增量規模,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賀晗稱。